午夜影院一区二区,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呲,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圖騰機柜-經典工程,彰顯高貴品質! 咨詢熱線:020-82519231 - 13342898875

服務熱線:

13342898875

機房專用空調制冷系統的主要部件—制冷換熱器

發布時間:2019-09-23

        制冷換熱器是制冷劑與水或空氣等介質進行熱交換的設備,在制冷系統中主要是蒸發器和冷凝器。制冷劑向周圍介質吸熱的是蒸發器,而向周圍介質放熱的是冷凝器。它們是制冷系統的主要設備,對完善制冷循環起著重要作用。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換熱器,對發揮制冷機的制冷效能密切相關。下面就冷凝器、蒸發器的作用、結構原理及維護保養等內容分別予以介紹。

        1.冷凝器
        1)冷凝器的功用
        冷凝器是一種高壓設備,裝在壓縮機和節流裝置之間,它是將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制冷劑氣體,通過冷凝器的外壁和翅片傳給周圍空氣或冷卻水,而凝結為高壓液體,在凝結過程中,冷凝壓力不變,溫度降低。制冷劑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熱量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通過蒸發器向被冷卻物體吸取的熱量;另一部分是在壓縮機中被壓縮時,由機械功轉化的熱量。如果冷凝器周圍空氣溫度低,或冷卻水溫度低,則冷凝溫度就低,壓縮機的制冷效果就高;反之,情況相反。因此,空氣調節器的冷凝器要安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
        2)冷凝器中制冷劑的放熱過程
        我們知道在空調工況下工作的制冷機,其排氣溫度并不是很高,一般氨為85~125℃,R22為80~110℃。當過熱蒸氣進入冷凝器后,維續受到冷卻放出熱量,逐漸由過熱蒸氣變為飽和蒸氣(即干蒸氣),排氣溫度下降到冷凝溫度,但壓力不變。過熱蒸氣在冷凝器中放熱變為液體,其放熱過程經歷三個階段。
        (1)過熱蒸氣冷卻為干蒸氣。過熱蒸氣進入冷凝器放熱的初階段,由排氣溫度下降到冷凝溫度(即該壓力下的飽和溫度),此時,過熱蒸氣被冷卻成為干蒸氣。
        (2)干蒸氣冷凝為飽和液體。干蒸氣在冷凝器內放出凝結熱,逐漸變為飽和液體,但壓力保持不變。如果繼續冷卻,則飽和氣體再放出冷凝熱,直到全部變成飽和液體。
        (3)飽和液體進一步冷卻為過冷液體。在冷凝器的末端,蒸氣已全部冷凝為飽和液體,但是由于制冷劑的冷凝溫度總是比周圍冷卻介質的溫度高,因此,飽和液體還將進一步被冷卻介質冷卻,使其成為溫度低于該壓力下飽和溫度的過冷液體。
        3)冷凝器的種類、構造和工作原理
        根據冷卻介質和冷卻方式的不同,冷凝器可分為水冷式、風冷式(又稱空氣冷卻式)和蒸發式三種類型。下面分別討論它們的結構特點。
        (1)水冷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是利用冷卻水來吸收制冷劑蒸氣的熱量,使其冷凝成為液體的換熱設備。由于自然界中水的溫度一般比空氣溫度低,因此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凝溫度比較低,對壓縮機的制冷能力和運行的經濟性都比較有利。目前,對于制冷量大的機組,都采用這類冷凝器。常用的水冷式冷凝器有臥式殼管式冷凝器、立式殼管式冷凝器和套管式冷凝器等形式。
        ①臥式殼管式冷凝器,臥式殼管式冷凝器較普遍地應用于大、中、小型氨氟利品制冷系統中,尤其在船船制冷和空調制冷用冷凝機組、冷水機組中應用較為廣泛。
        臥式殼管式冷凝器的外殼是用容器鋼板卷制的大圓筒兩端焊有圓管板,管板上鉆有許多小孔,兩板對應的小孔中裝一根純銅管或無縫鋼管,并焊接固定。管板兩端裝有鑄鐵端蓋,端蓋上鑄有分水肋,一般進水在封蓋的下端,出水封蓋的上端。在冷凝器內形成兩個互相隔開的空間,冷凝管外壁與筒體內壁組成一個空間,制冷劑在此空間流動;另一個是由許多管子的內壁與兩端封蓋水室組成的空間,冷卻水在此空間流動。制冷劑蒸氣從筒體的上部流入,蒸氣在筒內與冷凝管外壁接觸,溫度逐漸降低,凝結為液體,積聚在容器下部,然后由出液管輸出。在冷凝器的前端蓋底部還有兩個放水悶頭,供冬李制冷設備不用時放水用,以防冷卻管結冰張裂。
        臥式殼管式冷凝器的優點包括傳熱系數高;冷卻用水用量少;單位傳熱面積冷卻水消耗量為0.5-0.9m3(m2·h);占空間高度小,有利于有限空間的利用;結構緊湊,便于機組化;運行可靠;操作方便等。
臥式殼管式冷凝器的缺點包括泄漏不易發現;對冷卻水水質要求高;水溫要求低;清洗時要停止工作,卸下端蓋才能進行;材料消耗量大,造價較高等。
        ②立式殼管式冷凝器。立式殼管式冷凝器直立安裝,只適用于大中型氨制冷裝置。它垂直放在室外混凝土的水池上。
        結構:立式殼管式冷凝器的外殼是由鋼板焊成的圓柱形筒體,筒體兩端焊有多孔管板,在兩端管板的對應孔中用擴脹法或焊接法將無縫鋼管固定嚴密,成為一個垂直管簇。
        殼體上有進氣管、安全管等接頭。中部有均壓管、壓力表管和混合氣體管等管接頭。下部有出液管和放油管接頭。
        每根管口上裝有一個帶斜槽的由鑄鐵或陶瓷制成的導流管頭。導流管頭的作用是使冷卻水呈膜狀流動,即冷卻水經導流管頭斜槽沿鋼管內壁形成薄膜水層呈螺旋狀向下流動,從而延長冷卻水流的路程和時間導流管凝器的結構。
        空氣在管子中心向上流動,從而增強熱量交換,提高冷卻能力,節約用水。
        冷凝器運行時,要注意冷卻水量要適宜。水量不宜過小,過小就不能形成連續水膜,從而降低傳熱性能并加速管壁的腐蝕和玷污;水量也不可過大,因為冷凝器的傳熱系數并不按此比例增加,反而造成浪費。
        工作流程:立式殼管式冷凝器工作時,冷卻水經配水箱均勻地通過水分配裝置,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管內壁表面流下。
        來自油分離器的氨氣從冷凝器上部進氣管進入筒體的管間空隙,通過管壁與冷卻水進行熱交換。氨蒸氣放出熱量,在管外壁面上呈膜狀凝結,沿管壁流下,經下部出液管流入儲液器。
        冷凝器內混有的不凝性氣體,需經混合氣體管通往空氣分離器。
        冷凝器內積聚的潤滑油經放油管通往集油器,或隨制冷劑液體一起進入儲液器,保證凝結的氨液及時流往儲液器。安全管、壓力表管分別與安全閥和壓力表連接,是壓力容器安全操作的前提。
        優點:傳熱系數高,冷卻冷凝能力強。若循環水池設置在冷卻水塔下面,則可以簡化冷卻水系統,節約占地面積;可以安裝在室外,節省機房面積;對冷卻水質要求不高,并在清洗時不需要停止制冷系統的工作。
        缺點:立式冷凝器的用水量大,一般當冷卻水溫升高2~3℃時,冷凝器的單位面積冷卻水量為1~1.7m3(㎡?h),水泵耗功也相應地增加;金屬消耗量大,比較笨重,搬運安裝不方使;制冷劑泄漏不易發現;易結水垢,需要經常清洗;適用于水質差、水溫較高而水量充足的大、中型氨制冷系統。
        ③套管式冷凝器。套管式冷凝器的結構是一個在一根直徑較大的無縫鋼管內穿一根或數根直徑較小的鋼管(光管成外肋管),再盤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結構,管的兩端用特制接頭將大管與小管分隔成互不相通的兩個空間的熱交換設備。
        制冷劑蒸氣被冷卻水吸收熱量后,在內管外壁表面上冷凝,凝結的液體滴到外管底部,次流往下端出口。
        套管式冷凝器的優點: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制作和傳熱性能好等,它的傳熱系數可達1027~1163W/(㎡?℃)。
        套管式冷凝器的缺點:金屬耗量較大,冷卻水的流動阻力較大,使用時要保持足夠的冷卻式輸送壓頭,否則將會降低冷卻水的流速和流量,引起制冷系統的冷凝壓力上升,影響傳熱效果。為了進一步提高傳熱系數,目前試制了滾壓薄壁肪片的內管。
        制冷機組在安裝時,通常是將封閉式制冷壓縮機安裝在自管式冷凝器的中間,使整個機組占有較小的空間。
        以上所介紹的三種水冷式冷凝器中使用的冷卻水可以一次流過,也可以循環使用。當使用循環水時,需建有冷卻水塔或冷卻水池,使離開冷凝器的水不斷得到冷卻,以便重復使用。
        (2)空氣冷卻式冷凝器。以空氣為冷卻介質的冷凝器稱為空氣冷卻式冷凝器,又稱為風冷式冷凝器。
        結構:空氣冷卻式冷凝器一般采用D10mmx0.7mm~Dl6mmx1mm的銅管彎制成蛇形盤管。這種冷凝器的冷卻介質是空氣,故放熱系數較小。為了減少管壁兩側放熱系數過于懸殊的影響,需要增大空氣側的放熱系數,所以在管外套有0.2~0.6mm的銅片或鋁片作為肋片,套片間距通常為2~4mm。
        流程:空氣冷卻式冷凝器工作時,制冷劑蒸氣從冷凝器上端的分配集管進入蛇形盤管內,自上而下的銅管管壁與管外垂直蛇形盤管吹入的助片間流動的空氣進行熱量交換,冷凝后的制冷劑液體從管下端流出。為了提高空氣側的傳熱性能,通常在冷凝器一側加裝風機,以提高空氣側的傳熱效果。
        空氣冷卻式冷凝器的最大優點是不需要冷卻水,因此特別適用于缺水地區或者供水困難的地方。近年來,在中小型氟利昌制冷裝置中,采用空氣冷卻式冷凝器的特別多,如家用空調、各類機房專用空調及行車降溫空調制冷設備等。
        對于機房專用空調采用風冷式冷凝器,需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室內、外機單程管長小于60m;②室內,外機垂直高差為-5~+20m。
        此外,機房專用空調室外冷凝器的安裝方式也有兩種,分別是直立式和橫放式。冷凝器橫放時要注意四周的空間,以保證氣流通暢,散熱良好;當垂直安裝及疊加安裝時,可節省室外安裝空間,只是散熱效果沒有橫放式的好。
        室內機組與室外風冷冷凝器之間通過鋼管連接組成密團的系統。冷凝器由熱交換盤管風機和框架結構構成。通過附件的組件,能夠實現維持冷凝壓力一年四季基本穩定(壓力開關或電于調速裝置連續調速)。
        ①壓控式。通過壓力開關監測冷凝器內的壓力,若壓力高于17 bar(1 har =0.1Mpa),則風扇運轉;若壓力低于于14bar,則風扇停止運轉。此類情況下風機開停頻繁,嗓聲較大,影響風機的使用壽命,而且系統壓力波動頻繁。
        ②調速控制。采用感壓式無級調速拉制,室外機高壓壓力在14 ㎏f/cm2左右時風機起轉,在20~24 ㎏f/cm2時達到滿負荷轉速,在14~18㎏f/cm2時調速性能為最佳狀態。
        冷凝器的型號(即容量)應該根據安裝地點所能夠達到室外最高環境溫度來確定。冷凝器的冷凝壓力拉制附件應該根據安裝地點所能夠達到外最低環境溫度來選擇。
        風冷冷凝器是機房專用空調目前應用最為廣說的冷凝方式。
        (3)蒸發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需要大量的冷卻水。隨著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節約冷卻水的消耗量已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特別是在缺水地區,這個矛盾更為突出。空氣冷卻式冷凝器雖然不需要冷卻水,但是它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一定情況下,有必要采用蒸發式冷凝器。在這類冷凝器中,制冷劑冷凝時放出的熱量同時被水和空氣帶走。
        結構:蒸發式冷凝器的傳熱部分是用光滑管或翅片管組成的蛇形管組,制冷劑蒸氣經氣體集管分配給每一根蛇形管;冷凝液體則經液體集管流入儲液器中。箱體的底部為一個水池,水池的水位用浮球液位控制器控制。
        流程:冷卻水用循環水送至冷凝器管組上方,經嘴或重力配水機構噴淋到蛇形管組上面,沿冷凝器管的外表面呈膜狀下流,最后匯集在水池中。當水流經冷凝器管組時,主要依靠水的蒸發使管內制冷劑蒸氣冷卻和液化。
        空氣的作用:冷凝器管組使用通風機使空氣由下而上地在水膜外表面吹過。其作用主要是將水膜表面蒸發的水蒸氣及時帶走,以及創造水膜能夠連續不斷蒸發的有利條件。
        管內制冷劑蒸氣被冷卻和液化時放出的熱量首先傳給水膜,使水膜蒸發,而水膜蒸發成水蒸氣時就以潛熱的方式把這部分熱量連同水蒸氣本身傳給空氣。
        補充新鮮水:循環水由于不斷在冷凝器表面蒸發及被空氣吹散夾帶,因此需要經常補充新鮮水。由于循環使用的水不斷蒸發,因此水池內水的含鹽量也會越來越高。含鹽量的增高將使管外側結垢嚴重,熱發式冷凝器應使用軟水或經過軟化處理的水,并且水池也需定期換水。
        根據蒸發式冷凝器的結構和通風機在箱體中的安裝位置可分為吸風式和鼓風式兩種類型。
        ①吸風式蒸發式冷凝器。吸風式蒸發式冷凝器是在箱體的頂部安裝通風機,空氣從箱體下部側壁上的百葉窗口吸入,經冷卻管組、擋水板,由通風機排出。
        ②鼓風式蒸發式冷凝器。鼓風式蒸發式冷凝器是在箱體下部或兩端裝有軸流風機向箱體內冷卻管組吹風,流經冷卻管組、擋水板后,從冷凝器上方排出空氣。
        兩種不同通風形式的比較:吸風式氣流通過冷卻管組比較均勻,箱體內保持負壓,有利于冷卻水的蒸發,傳熱效果較好。但通風機長期在高濕條件下工作,所以它的電動機要采用封閉型防水電動機。而鼓風式則需較大功率的電動機。
        優點:蒸發式冷凝器內空氣的流動只是為了及時地帶走冷卻管外表面蒸發的水蒸氣,使水膜能連續不斷地蒸發,因此不需要過大的風量,否則會增大冷卻水吹散的損失。通過冷卻管間的空氣流速一般可取3~5m/s。蒸發式冷凝器的散熱能力不僅和制冷系統的工況有關,還與進口空氣溫度,尤其是濕球溫度的高低有關。
        蒸發式冷凝器的單位面積熱負荷一般為1396~1861W/m2,比水冷式冷凝器低。由于蒸發式冷凝器的用水量少,結構緊湊,可安裝在廠房屋頂上,節省占地面積,所以它的應用日益增多。
        缺點:蒸發式冷凝器中冷卻水不斷循環使用,水溫和冷凝壓力都比較高;冷卻水在管外發,易結水垢,清洗又較為困難,因此它適用于氣候干燥和缺水地區,并要求水質好或者使用經過化處理的水。

        2.蒸發器
        1)蒸發器的功用
        蒸發器是一種低壓設備,是制冷裝置中的另一種熱交換設備,裝在毛細管和壓縮機之間。在制冷系統中冷卻介質的過程是在蒸發器上,因為液體制冷劑在蒸發器內沸騰汽化時,吸收與它接觸的被冷卻介質(水,空氣或食品)的熱量,使其降溫,達到制冷的目的。
        蒸發器的熱交換作用,是通過管壁把被冷卻介質的熱量傳遞給制冷劑,再通過壓縮機的吸送,將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帶走。因此,它的表面積越大,熱傳遞的速度也就越快。當液態制冷劑經膨脹閥減壓進入蒸發器后,只要被冷卻介質的溫度超過制冷劑的蒸發溫度,液態制冷劑就會吸收它們的熱量而汽化,從而使被冷卻介質得到降溫的效果。
        如果被冷卻的介質是空氣,那么蒸發器一方面降低空氣的溫度,另一方面如果蒸發器表面溫度低于空氣的露點溫度,在含濕量不變的條件下,同時將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分離出來,起到除濕的作用,蒸發器的表面溫度越低,除濕效果越大。因此,在冷氣加除濕型的空調器中就是用這個機理來降溫除濕的。
        2)蒸發器中制冷劑的吸熱過程
        當制冷劑節流后,由冷凝壓力減壓到蒸發壓力,在節流過程中,由于只有小部分液態制冷劑變為蒸氣,而大部分液態制冷劑來不及蒸發,因此,當濕氣進入蒸發器時,其蒸氣的含量約占10%,其余都是液體。在相應壓力下,大量沸騰,而溫度并不改變。隨著濕蒸氣在蒸發器內流動與吸熱,液態制冷劑逐漸蒸發為蒸氣,蒸氣含量越來越多,當蒸氣流至接近蒸發器出口時,一般已變為干蒸氣。由于蒸發溫度總是比室溫低,存在傳熱溫度差,干蒸氣還會繼續吸熱。當制冷劑蒸氣在蒸發器內全部蒸發成干蒸氣時,蒸發器末端的溫度將繼續上升,變成過熱蒸氣。因此,蒸發器的出口端總是處于過熱蒸氣區,但只占蒸發器很小的一部分區域。
        3)蒸發器的類型和結構
        根據被冷卻介質的種類不同,蒸發器可分為兩大類。
        (1)冷卻液體載冷劑的蒸發器。用于冷卻液體載冷劑——水、鹽水或乙二醇水溶液等。這類發器常用的有立管式蒸發器、螺驗管式蒸發器、蛇管式蒸發器和臥式蒸發器等。
         ①立管式蒸發器。目前,立管式蒸發器還只用于氨劑冷裝置中。立管式蒸發器各部分:全部由無縫鋼管焊制而成。蒸發器列管以組為單位,按照不同的容量要求可以分為若干組。每一組列管上各有上下兩根直較大的水平集管(一般選用D124mm*4mm的無縫鋼管),上面的集管為蒸氣集管,下面的集管稱為液體集管。沿集管的軸向焊接有四排直徑較小且兩頭稍有彎曲的立管(常選用D57mm×3.5mm或D38mm×3mm的無縫鋼管),與上下集管接通;另外,沿集管的軸向每隔一定的間距焊接一根直徑稍大(D76mm×4mm)的粗立管。上集管的一端焊有一個氣液分離器,分離回氣中的液滴,防止其進入制冷壓縮機。氣液分離器下液管與蒸發器的下集管相通,使得分離出來的液體能回到下集管。下集管的一端用一根平管與集油包相連。氨液從中間的進液管進入蒸發器,進液管一直插到D76mm立管的下部,便于使液體迅速進入蒸發管,并可利用氨液流進時的沖力增強蒸發器中氨液的循環。

        工作過程:較小管徑的立管中的制冷劑的汽化強度大,促使氨液上升,相應地使在直徑較大的立管中的氨液下降,形成循環對流。蒸發過程中產生的氨蒸氣沿上集管進入氣液分離器中,由于流速的減慢和流動方向的改變,使得蒸氣中攜帶的液滴分離出來,飽和蒸氣上升經回氣管由制冷壓縮機吸走,制冷劑液體則返回下集管中。潤滑油積存在處于蒸發器最低位置的集油包中,定期放出。
        立管式蒸發器一般用于開式水或鹽水循環系統中,蒸發器整體沉浸于鹽水或水箱中。水箱可用厚6mm的鋼板焊制或者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鹽水或水在電動攪拌器的作用下流動,流速為0.5~0.75m/s,若對數平均溫差取5℃,則在冷卻淡水時,傳熱系數K為523~698W/(m2·℃)。
        ②螺旋管式蒸發器。螺旋管式蒸發器是將立管式蒸發器進行改進后的產品。螺旋管式蒸發器的基本結構和載冷劑的流動情況與立管式蒸發器相似,不同之處只是以螺旋管代替了立管。
        螺旋管式蒸發器在工作時,氨液由端部的粗立管進入下集管,再由下集管分配到各根螺旋管中。吸熱汽化后的制冷劑經氣液分離器分離,干飽和蒸氣引出蒸發器,飽和液體再回到蒸發器的螺旋管內吸熱。
        與直立管式蒸發器相比較,螺旋管式路發器具有焊接接頭少、節省加工工時、結構緊湊、降低金屬材料消耗等優點。當蒸發面積相同時,螺旋管式蒸發器的體積要比立管式蒸發器小得多。當水或鹽水與管內制冷劑的對數平均溫差為5℃時,在冷卻淡水時其傳熱系數K為523~698W/(m2·℃);在冷卻鹽水時,K為465~582W/(m2?℃)。
        螺旋管式蒸發器的優點:螺旋管式蒸發器是水箱型氨蒸發器常用的一種,具有載冷劑容量大,冷量儲存多,熱穩定性好,可直接觀察到載冷劑的流動情況,便于操作管理維修不會因結冰而凍壞設備等。
        ③蛇管式蒸發器。蛇管式蒸發器常用于小型氟利昂制冷裝置。
        結構:蛇管式蒸發器按蒸發面積的需要由一組或幾組銅管彎成的蛇形盤管組成。為了防止泄漏,所有連接處采用銅焊或者銀焊焊接。蒸發器浸沒在盛滿載冷劑(水或鹽水等)的箱體中,箱體一端裝有攪拌器。節流后的氟利昂液體采用供液分配器向多組蛇形盤管供液,以保證各組蛇形盤管供液均勻。制冷劑液體從蒸發器上部進入,吸熱汽化后的蒸氣由下部導出,利用較大的回氣流動速度將潤滑油帶回制冷壓縮機。載冷劑在拌器的推動下循環,與管程內流動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
        特點:由于蛇形盤管排得較密,載冷劑在循環流動時的流動阻力也較大,流速較慢,加之蛇形盤管下部充滿制冷劑蒸氣,使得這部分盤管傳熱面積不能充分利用,因此,平均傳熱系數較低。
        ④臥式殼管式蒸發器。臥式殼管式蒸發器主要用于冷卻載冷劑,分為滿液式蒸發器和干式蒸發器兩大類。
        a. 滿液式蒸發器。這類蒸發器在正常工作時,由于簡體內要充注沿垂直方向70%~80%高度的制冷劑液體,因此稱為“滿液式”。滿液式蒸發器的結構和冷熱流體相對流動的方式與臥式殼管式冷凝器類似。在滿液式蒸發器中,制冷劑走管外,載冷劑走管內,載冷劑下進上出。
        結構:其簡體是用鋼板卷焊成的圓柱形,兩端焊有多孔管板,管極上脹接或焊接多根 D25mm×2.5mm~D38mm×3mm的無縫鋼管。筒體兩端的管板外再裝有帶分水肋的鑄鐵端蓋,形成載冷劑的多程流動。一端端蓋上有載冷劑進液、出液管接頭,另一端端蓋上有泄水、放氣旋塞。管板與端蓋間夾有橡皮墊圈,端蓋用螺栓固定在筒體上。在筒體上部設有制冷劑回氣包和安全閥、壓力表、氣體均壓等管接頭,回氣包上有回氣接頭。簡體中下部側面有供液、液體均壓等管接頭(也有將供液口接到筒體上部,液體均壓管在下集油包上)。筒體下部設有集油包,包上有放油管。在回氣包與筒體間還設有鋼管液面指示器。
        工作過程:制冷劑液體節流后進入筒體內管簇空間,與自下而上做多程流動的載冷劑通過管壁交換熱量。制冷劑液體吸熱后汽化上升回到回氣包中進行氣液分離。氣液分離后的飽和蒸氣通過回氣管被制冷壓縮機吸走,制冷劑液體則流出回氣包進入蒸發器筒體繼續吸熱汽化。潤滑油沉積在集油包里,由放油管通往集油器放出。
        氟用殼管式蒸發器的基本結構與氨用的相似,而不同的四氟用殼管式蒸發器體內的換熱管用直徑D20mm以下的純鋼管或黃銅管滾壓成薄壁低肋片管,以增大傳熱系數。
        滿液式殼管式蒸發器在工作時的要求如下:
        (a)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液面過低會使蒸發器內產生過多的過熱蒸氣,會降低蒸發器的傳熱效果;液面過高易使濕蒸氣進入制冷壓縮機而引發液擊,一般用浮球閥或液面控制器來控制滿液式殼管式蒸發器的液面。
        (b)滿液式殼管式蒸發器殼體周圍要做隔熱層,以減少冷量損失。
        (c)載冷劑在管程內的流速通常:淡水取c=1.5~2.5m/s,海水取c=1~2m/s。
        (d)對于氨用的一般對數平均溫差:△tm=4~6℃。
        冷卻淡水時,其傳熱系數K為582~756W/(㎡·℃);冷卻鹽水時,其傳熱系數K為465~582W/(㎡·℃)。
        當制冷劑是氟利昂時,對于鹽水一般可取△tm=4~6℃,則蒸發器的傳熱系數K為465~523W/(㎡·℃)。
        滿液式蒸發器的優點: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傳熱性能好,制造和安裝方便,以及用鹽水做載冷劑時不易腐蝕和避免鹽水濃度被空氣中的水分稀釋等,廣泛應用于船舶制冷、制冰、食品冷凍和空氣調節中。
        滿液式蒸發器的缺點:制冷劑充注量大,由于受制冷劑液體靜壓力的影響,使其下部液體的蒸發溫度提高,從面減少了蒸發器的傳熱溫差。蒸發溫度越低這種影響就越大,氟利昂液體的密度比氨大,因而影響更加明顯。另外,氟利昂制冷劑中溶解的油在低溫下析出后很難排出蒸發器。當滿液式品發器蒸發溫度過低和載冷劑流速過慢時,可能由于載冷劑凍結而凍裂管子,因此它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氟利昂制冷系統中,很少使用滿液式蒸發器,而使用干式殼管蒸發器。
        b.干式蒸發器。干式蒸發器主要應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統中。這種蒸發器的制冷劑液體在管內流通,因而制冷劑的充注量較少。
        結構:干式蒸發器是由多根半徑不等的U形管組成的,這些U形管的開口端脹接在同一塊板上,其他如殼體、折流板和制冷劑、載冷劑的流動方式與直管式相同。
        流程:在干式蒸發器中,制冷劑液體節流后由端蓋下部進入,經過兩個流程吸熱蒸發后從端蓋上方出口引出。
        使用及優點:用在小型氟利昂裝置上,其優點是不會因不同材料的膨脹率的差異而產生內應力及U形管束可以方便地抽出來清洗。
        干式蒸發器的特點如下:
        優點:充注量為管內容積的40%左右,與滿液式相比,充注量可以減少80%~83%,因此制冷劑靜壓力影響較小,排油方便,載冷劑凍結不會脹裂管子,以及制冷劑液面容易控制,同時還具有結構緊湊,傳熱系數高等優點。
        缺點:制冷劑在管組內供液不易均勻,折流板的制造與安裝比較麻煩。在載冷劑側折流板的管孔和管子之間,折流板外周與殼體容易產生泄漏旁流,從而降低其傳熱效果。干式蒸發器屬于低溫設備,殼體需要做隔熱層。
        (2)冷卻空氣的蒸發器。這類蒸發器有自然對流式冷卻空氣的蒸發器和強迫對流式冷 卻空氣的蒸發器。
        ①自然對流式冷卻空氣的蒸發器。自然對流式冷卻空氣的蒸發器廣泛應用于低溫冷藏庫中,制冷劑在冷卻排管內流動并蒸發,管外作為傳熱介質的被冷卻空氣做自然對流。冷卻排管最大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便于制作,對庫房內儲存的非包裝食品造成的干耗較少。但排管的傳熱系數較低,且融霜時操作困難,不利于實現自動化。對于氨直接冷卻系統,采用無縫鋼管焊制,用光管或繞制翅片管;對于氟利昂系統,大都采用繞片或套片式銅管翅片管組。
        ②強迫對流式冷卻空氣的蒸發器(冷風機)。強迫對流式冷卻空氣的蒸發器多是由風機與冷卻排管等組成的一臺成套設備。它依靠風機強制房間內的空氣流經箱體內的冷卻排管進行熱交換,使空氣冷卻,從而達到降低房間溫度的目的。目前,通信機房中所使用的絕大部分空調蒸發器屬于此類。
        強迫對流式冷卻空氣的蒸發器是將銅管加工制成盤管,并在管上套上翅片,以擴大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效果的。它的結構形式與風冷式冷凝器的結構形式一樣。
        蒸發器翅片之間的距離比冷凝器上的翅片間距要大,一般采用1.8~2.2mm,其原因是 發器的制冷劑在蒸發吸收外界空氣熱量時,由于空氣中水汽溫度下降而凝結成水和水霧,從翅片之間留下或布滿翅片之間,影響了蒸發器的傳熱性能:一是翅片間積水或水霧的存在,減少了蒸發器的有效散熱面積;二是積水和水霧的存在,增大風阻,因此導致風量和傳熱系數的下降。
        蒸發器翅片間積水和水霧的存在與翅片間距大小有很大關系,翅片之間的距離越大,積水和水霧越少但翅片距離過大,會使蒸發器的有效散熱面積減少,所以,選擇最佳的翅片間距就顯得很重要。
        目前,對翅片表面進行親水處理,是解決積水的好方法,它可以使空氣在降溫過程中形成的冷凝水能沿翅片留下,不會粘附在兩個翅片之間,導致風阻增大。但部分機房空調,如 HIROSS蒸發器同樣采用大面積蒸發器,而且表面也經過特殊的防水涂層處理,但仍然存在“飄水”問題。
        為進一步提高制冷的效果,目前部分機房空調采用了“V”形或“A”形交叉式供液方式的蒸發器,當一臺專用空調中一套制冷系統(一臺機房專用空調中通常有兩套獨立循環的制冷系統)單獨工作時,由于它共用了兩套制冷循環系統的蒸發器面積,因此可以增加蒸發面積,提高熱交換效果。
        近年來,國外空調器生產廠家為改進蒸發器的散熱效果,提高發熱系數,采用內翅片管,即管子內壁形成比較密集的翅片,翅片的形狀有三角形、梯形、矩形等,管外仍保持光滑狀。試驗結果表明,內翅片管比光滑管的放熱系數增加1倍左右,因此,空調器的制冷量和能效比都有顯著的提高。
        4)蒸發器的去濕功能
        在正常制冷循環中,室內機風扇以正常速度運轉,供給設計氣流及最經濟的能量以滿足制冷量的要求。
        (1)簡單的除濕功能。當需要除濕時,壓縮機運行,但室內機電動機轉速降低,通常為原轉速的2/3,因此風量也減少了1/3,通過冷卻盤管的出風溫度變成過冷,產生良好的冷凝效果即增加了除濕量。以此法增加去濕量帶來的弊端如下:當出風量減少1/3時,通常在幾秒種出風溫度降低2~3℃,當突然降低溫度速度達到最大允許值每10min降低1℃時,造成控制可靠性降低;當出風量減少1/3時,過濾效率降低,對換氣次數及通風量都有很大影響,造成室內控制精度降低和溫度分布不均勻;由于出風溫度降低,需接通電加熱器以提高室溫,造成溫度控制不精確和增加運行費用。
        (2)專門的去濕循環。冷卻繞組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分別為總冷卻繞組的1/3和 2/3。在正常冷卻方式下,制冷工質流過冷卻繞組的兩個部分。在除濕方式下,常開電磁閥關閉,這樣就把通向冷卻繞組的上部繞組(1/3部分)的氟利昂制冷劑切斷了,所有氟利昂制冷劑都流向冷卻繞組的下部繞組(2/3)部分。通過下部繞組的空氣溫度是很低的,通常至少比冷卻循環中的空氣降低3℃,以增強了去濕效果,但其弊端是總制冷量會減小和降低吸氣壓力。
        旁路氣體調節器。在“A”形蒸發器頂部安裝一個旁路氣體調節器,在正常冷卻方式下這個調節器是關閉的,所有返回的氣體都要平均地經過兩個冷卻繞組,當需要進行除濕操作時,旁路氣體調節器完全打開,使1/3的返回氣體旁路經過A框繞阻的頂部而沒有經過冷卻,另外2/3的返回氣體均勻地通過A框繞組,排出氣體的溫度被快速降低,增加去濕效果。此種去濕方法的效果與專門的去濕循環相同,但是其優點是總制冷量將保持不變。


編輯:圖騰機柜
本文關鍵字: - 圖騰機柜
來源:互聯網

聯系我們

13342898875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
? ? ? ? ? 圃興路51號長航商務
? ? ? ? ? 中心二層D08 圖騰機柜
?
郵箱:totenvip@163.com
電話:020-82519231
手機:13342898875

熱點新聞